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大学的使命与担当

期次:江苏科技大学校报第720期    作者: 黄进   查看:6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他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意味深长,也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这有利于全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同时也准确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文化自信体现着对时代的观照和价值的引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框架,它以价值观念和意义系统来反映并组织世界,通过定位自我与他人,以集体身份与社会行动将人们联系在一起,以鼓励或禁止的方式促使大家形成目标一致的行动方针。文化的纽带作用将实践、理论与制度融通于一体,赋予文化以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正如有社会学家这样论述:“大部分的人,不管是不是人类学家--都知道文化包围着我们、支持着我们。它支撑着我们,就像一个建筑物的地基一样。当建筑物建立起来以后,你看不到它的柱子、横梁与钢筋,但是少了它们,建筑物将会倒塌。”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阐释,彰显了一个伟大民族在苦难与奋斗的历程中积淀的精神伟力。
      文化,同样是大学的核心和灵魂,强烈追求自体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进程的契合是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主动适应现代性变革而求得进化和提升是大学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些都是大学实现文化自信的内在驱动力。文化自信的应有之意,是要对民族自身文化有更准确的理解、更高度的认同,在当下提出大学的“文化自信”这一论题,并非否认大学文化传统中的自信意识,而是旨在强调在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主导价值的践行者,所具有的自身文化觉醒与导引社会文化走向的双重价值。这是因为:
      首先,“文化自信”中的“文化”涵义是具体而非抽象的,它主要体现在特定文化所承载的历史观与价值观上。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背后,是我们坚定的文化自信。我们在国际上讲中国故事,往往都从讲中国文化开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密切相关,走这样的道路,有充分的道理,包括文化的道理。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文化全球化趋势也在加剧,其间文化的普适性与特殊性这对矛盾愈演愈烈。各国大学由于植根于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环境,孕育着本民族最为丰厚的文化积淀,在民族文化的传承、转化和创新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并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过往、现实和发展趋向有着较为明晰的体悟和感知,对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新型文化的培育、重构有着较为浓烈的自主意识和行动使命。因此,大学应当也能够成为实现文化自信最高的场所。最后,“文化自信”并不单纯是个体的“自信”,而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只有当它从个体转化为群体、民族的文化自信时,才能引领社会前进,才能形成支撑民族复兴繁荣的先进文化体系,只有这样的文化,才能“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才是“中国的革命力量”。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因其处于国际知识体系中的弱势地位,有可能沦落为后殖民化的工具,因此对全球化进程中隐蔽的文化入侵,必须有所回应,这样的“文化”涵义决定了大学“文化自信”的理性路径,大学文化主动地变革、提升与实践,便成为了理所当然的选择。(未完待续)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KS016),江苏省333专项项目(BRA2017391),江苏省六大高峰项目(JY025)阶段性成果。】(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