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教师教学水平提升 让听课成为一种享受

期次:江苏科技大学校报第720期    作者:黄素华杨祺瑕陈诗嘉孙晟源   查看:25
      “焊接热裂纹”“蛋白质化学”“数列的极限”“生产计划”……这些平时晦涩难懂的内容突然变得“平易近人”。日前,“先锋课堂”的教学展示活动吸引了不少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前来听课,材料学院的赵勇、生技学院的屠洁、理学院的张莉娜、人文学院的梅亮等一批优秀党员青年教师走进“先锋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多维度扩散课堂,让听课成为一种享受,让课堂更生活、更轻松。
      让听课成为一种享受
      “什么是凝固裂纹?凝固裂纹的特征是什么?凝固裂纹的产生机理及判断依据又是什么?”在东校区教三307室,材料学院的赵勇老师带来了一堂《焊接热裂纹--凝固裂纹》课,一张轮船断裂的照片引发了焊接热裂纹的讨论,一张张动态图片将原本难于理解的问题清楚生动地呈现出来。
      材料学院焊接工程专业的曹云娜听完赵勇老师的课后,顿时“豁然开朗”,她说:“较之前的专业学习,赵勇老师创新了PPT课件,将原本难于理解的液态薄膜等问题更加清楚地呈现出来,更易于被吸收领悟,原来疑惑的问题竟然是这样。”
      材料学院材料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赵志霞听完课后,觉得收获很大,她非常欣喜地告诉记者:“赵老师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去使课堂变得轻松生动,让我们带着好奇去探求知识的奥妙。”
      让课堂更生活
      你是“吃货”吗?那你知道“虾球怎样才更弹”“为什么要吃煮鸡蛋”?在西校区综合楼114教室,生物技术学院屠洁老师将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抛出来,激发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这是一堂别具一格的关于“蛋白质化学”的生物化学课。
       屠洁老师说,平时很喜欢吃,自己就是“吃货”,所以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就希望能让枯燥的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更贴近,在生活中学,在学中更好地生活。为了把课上得更好,屠洁还自己剪辑视频,让课堂更生动,在她看来,每一位老师都需要成为“多面手”,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一些新知识,比如微课编辑、视频编辑等,这样才能让课堂变得更轻松。
把课堂还给学生
      “19头牛分给3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1/2,老二分1/4,老三分1/5……”你知道答案吗?在南校区一综301教室,曾获教学质量A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的优秀青年教师张莉娜展示了一堂有趣的关于数列极限的高数课。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列和数列极限的概念,张莉娜老师以“分牛”为例,引导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同学还提出了“借一头牛”的解决方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张莉娜老师认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主要扮演的是引导的角色,要设计好每一堂课,掌握每一个环节,让课堂有深度,有广度,科学性和趣味性兼顾,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经管学院中澳工商管理的大一新生瞿东坤认为,张莉娜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容易接受,他原本觉得高数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但是张莉娜老师用ppt、动画和丰富的互动让高数更容易理解,课堂提问很能启发引导思考,让人记忆深刻。
      多维度扩散课堂
      在文科生的课堂上去演算数据,这样的课堂你有尝试吗?在南校区综合楼201教室,优秀共产党员、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梅亮老师以“生产计划”为题展示了一堂严谨而又不失乐趣的生产运作管理课。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重点知识,课上梅老师让同学走上讲台去演算数据。
      对教学,梅亮老师有自己的想法。她说:“我会采取多种交流方式来与学生沟通,上课请同学回答问题、做题,不仅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还有QQ等方式,只有让学生感到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尽量缩短与学生直接的距离,学生才会接受我,才会接受这堂课。”
      人文社科学院的叶丽梅同学认为,梅老师的这种授课方式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她说道:“梅亮老师的这种方式加深了我对课本知识的印象,强化了对知识的吸收,创新了上课模式,使得课堂更加有趣。”
      据悉,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学校“人才培养”重点工作,进一步发挥优秀青年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示优秀青年教师党员的教学风采,学校党委精心打造培育“先锋课堂”教学展示党建创新工作品牌。该活动自组织以来,收效显著,特别是学校实施“533”人才工程,引进了大批教师,如何有效的组织一堂课、上好一堂课对新入职教师来说是要解决好的头等问题。很多新入职教师在观摩学习后纷纷表示,通过观摩学习“先锋课堂”,切实感受到了优秀教师党员在课堂上的风采,扎实的功底、广博的知识、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人叹服,这样的课堂不仅是享受,也是一种提高,不光是听课,也是在发现自己、反思自己,在反思中教学,在教学中成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将会用自己的行动更好的诠释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