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经雨,并蒂莲开——记周恩来的廉洁奉公事迹

期次:第874期    作者:纪俊阳   查看:12


廉洁,就如同春天盛开的海棠花,它虽不张扬,但却洁白如玉,清新脱俗。它在雨中挺立,默默地绽故自己的美丽,不含丝毫媚俗和浮华。这便是廉洁的写照,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无论环境怎样观难,始终保持内心的纯洁和高尚,始终坚守道德的底线。

我的家乡淮安是一个坐落在江苏北部的小城。这片土地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气息。大运河在这里缓缓流淌,水波荡漾,似乎照着千年的历史;广裹的田野在这里尽情结果,稻香四溢,仿佛在诉说着淳朴淮安人的故事。

这座城市,也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周总理的一生,就如同淮安的海棠花,始终保持着清白的品质,始终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他的廉洁,就像海索花的花语——忍耐和希望,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压力,都能坚守原则,坚持公正,给人们带来希望。

1898 年春天,在这个海棠花开的季节,周恩来出生在了江苏淮安,他的家庭奶妈非常喜爱他,常常告诉他有关周家宅院外农民们过着的艰苦生活,给他讲五十年前太平军起义、惩处贪官污吏、劫富济贫的故事,这也造就了他廉洁自律的品格。

少年时期的周恩来便具有廉洁品质和公正原则。在少年时期,他参加了一次由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这个夏令营是为了帮助乡村贫困农民的孩子们接受教育和改善生活状况。周恩来被选为领队之一,负责管理和分发物资,包括食品、衣物和文具等。然而,由于资源有限,物资供应并不充足。在分发物资的过程中,周恩来遇到一个难题。他发现有一个孩子的衣服已经破烂不堪,急需更换。但剩下的衣服却不足以满足其他孩子的需要,面对这个困境,周恩来没有选择姑息和偏袒。相反,他主动与其他领队商讨,并最终决定将剩余的衣物集中起来,筹集善款,统一购买新的衣物给所有的孩子。尽管这个决定增加了周思来和其他领队的工作量和责任,但他们坚信应该公平合理地分配物资。不能因为个别孩子的急需而忽视其他人的权益。在当时假公济私盛行的世道中,恩来非但没有一丝私念,反而谨守清靡与公平,切实地为贫苦孩子解决衣物问题,令人敬佩!

后来,周恩来担任了国家总理,仍丝毫不减廉洁朴素之风,一条破旧褪色的枕巾他补了又补,缝了又缝,有破损的地方,周恩来便把这处剪掉,补上了继续用。有一次他身边的警卫员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趁他去开会的时候从后勤部给他领了一条新的,等他开会回来,发现了新枕巾,便语重心长地对警卫员说:“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即使以后富裕了,也不能丢了这个光荣传统。”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一条浴巾他用了二十多年,即使上面有将近三十块补丁,在住院期间,他也要将它当做枕巾用。他的睡衣睡裤,颜色早就被一遍遍洗褪去了,可他却坚持穿到他去世。周恩来的这种作风与品格,就像海常花香,清新淡雅,不惹人注意,却在不知不觉中浸润了身边的人。他身边的同志都说:“周总理如此廉洁节俭,我们也不敢搞形式主义,搞铺张浪费呀!”

周恩来就是这样一个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人,即使是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1976 年 1 月 7日的深夜,周恩来躺在床上,面容苍白而憔悴。突然,周恩来从痛苦的昏迷中苏醒过来,微弱的声音传出:“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吴阶平大夫听到周总理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知道,尽管周总理已经身患绝症,但他却把自己的关注和关怀放在了别人身上。这种无私的心态和奉献精神,让吴阶平深感敬佩。

海棠落英仍有情,化作尘土盼乾清。周恩来死后,人们发现他并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他将自己与邓颖超一生的积蓄都交给了党和国家,用来支持国家建设和帮助人民。按照周总理的遗愿,他的骨灰被分成四份,撒向了祖国的大地。他想看着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即使在死后,他也愿意以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尽一份微薄之力。

海棠经雨,更显得娇艳动人;并蒂莲开,象征着团结和谐。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也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份美好,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加倍珍惜。

周总理在诗中写道:“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酣蹈海亦英雄。”这是一种坚韧的精神,是一种不屈的态度,我们江苏科技大学的学子,要有这种勇于面对困难,突破自我的精神。我们要在筑梦深蓝的道路上,不怕困难,不畏排战,勇往直前。以笃学明德的要求严于律己,向经世致用的目标勇猛精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周恩来同志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所以我们更要以周总理为榜样,明辨是非,激浊扬清,廉以律己,无私奉献。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有责任的人。在学习中提升自我,在服务中实现价值,在奉献中找到快乐,有志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有志于杜会的进步,有志于人类的幸福!

行文至此。我仿佛闻到了故乡海棠花淡淡的清香,我知道。花香氤氲着周恩来的康洁品格,也寄托着人们对总理的殷殷相思。(纪俊阳)